重点聚焦!咫尺千里
来源: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时间:2023-04-15 21:12:10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五台山非常具有地域特色,海拔特别高,最高处北台顶海拔三千多米,很多沿海地带的山峰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由于这里靠北方,所以形成了昼夜温差很大的气候特点。

因为我们还在人道,也没修出“不在五行中、超出三界外”的境界,所以朝礼五台也是不容易的,但是对那些修行好的人来说是没问题的。不过像这样的人,可以直接跟文殊菩萨见面了,也不需要像我们一样爬五个台,到处找文殊菩萨去朝礼了。


(相关资料图)

所以杜顺大师的一个弟子,有一天拜别师父,要前往五台山礼拜文殊大士,大师说不要去朝了,文殊菩萨岂是你能找到的。弟子后来在五台山偶遇一个奇人告诉他说:“游子漫波波,台山历土坡,文殊祇这是,何更问弥陀?”意思是说:无知的游子漫游跋涉,在五台山历尽了千辛万苦,其实文殊无处不在,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漫波波”啊!翻过一个山坡又一个山坡,还是在二维平面上寻找。

我们以为能在二维、三维空间找到智慧生命,其实所有的智慧生命早就超越三维、四维了,要衪们降维到三维空间里来跟我们见一面,还真的不容易,那是要多大的虔诚心才能感动衪们啊!

所以,佛陀就教我们一个方法,让我们以凡夫的眼光,来到五台山看到什么都要当成文殊菩萨一样的恭敬。

不管是草木土石,还是猪马牛羊……都可能是文殊菩萨的示现。因为菩萨高级的面我们见不到,祂只能示现这种低级的形象,才能让我们看到。如果我们这都不生起恭敬心,那就永远见不到文殊菩萨了。

乾隆皇帝在塔院寺转轮藏上题了一首诗:“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如果只看到佛舍利、文殊圣发,其实是见不到佛陀、也见不到文殊菩萨的。弘一大师圆寂前也写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以求,咫尺千里”,如果执相的话,当面也不认识的。

《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都有正觉,看一切相都是自己精神世界的折射,然后沿着这个正觉来找,就能找到佛了。

找到自己,就找到了佛;迷失自己,就看不到佛。佛是觉悟的,我们只有自己觉悟了,才能找到觉悟的人。如果自己是迷失的,那么与佛菩萨就是咫尺千里,当面也不相识,我们来五台山,就是来求文殊菩萨智慧的加持。

扫码关注我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