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县域金融主力,吉林农安农村商业银行牢牢把握服务县域、支持小微、回归三农的金融职责,坚持立足“农民致富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持加大助企、支农、惠商力度,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一季度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迎来“开门红”。截至3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正式突破两百亿,达到206.19亿元,较年初净增12.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5.85亿元,较年初净增5.76亿元;并分别以存款31.55%和贷款27.18%的市场份额稳居全县各家金融机构首位。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助推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相关资料图)
吉林农安农商银行坚持以全面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按照“着力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资产优良、治理完善的现代农商银行”的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经营管理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率先做出体制调整。为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全行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单独设立了零售金融部,并配齐配强条线人员,围绕居民基本金融服务、信贷融资、个性化需求等一系列工作进行统筹部署。
突出绩效薪酬导向。把服务工作进行量化,突出全产品营销,竭力构建“后台服务前台、前台服务客户”的大服务格局。充分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引领所有资源配置,向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强化信贷投放、服务地方经济倾斜。
建立包保督导机制。全行成立了多支工作督导组,对前台机构进行全面包保督导。针对国家金融政策执行、基本金融服务、信贷投放等系列工作,实行日监测、旬公示、月通报考核。全面保障“一季度支持经济开门红”“百日奋战”“支农服务万里行”的各项服务实体经济举措落到实处。
深耕主责主业,多措并举践行服务思维
为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满足“三农”生产经营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迈进的现状。吉林农安农商银行通过前期调研,采取试点先行、边试边改、总结经验、全面铺开的信贷政策,创新、修订信贷产品制度,不断在推进举措落地上进行积极调整。
及时制定各时点信贷投放计划,相继召开“开门红”“百日奋战”“金融活水润乡村”等专项营销动员大会。坚持强化贷款投向监测、进度公示和全过程督导。围绕新型农业产业、居民生产消费、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本源方向,逐步提高产品渗透力和个性化金融产品定制需求。
教育引导客户经理,牢固树立“办贷场所在千家万户、在田间地头、在商圈社区”的服务理念,强化走出去面对面营销,着力提升下沉服务质效和主动获客、源头获客、服务获客能力,全面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度。
强化地域依托,全力扶持重点经济产业
实施“千亿斤粮食”和“千万头肉牛”工程,不仅是省委省政府重点立项项目,更是推动农安县乡村振兴重要举措。为此,农安农商银行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依托农安的农业和畜牧业大县优势,主动参与和做优重大产业项目扶持。
针对“千万头肉牛”工程,全行创新开办了“肉牛活体抵押”贷款、肉牛养殖信用贷款和线上“安牛贷”等信贷产品。一季度末,实现累放肉牛产业贷款1.84亿元,肉牛贷款余额3.64亿元,较年初净增1.01亿元。
同时,以县域产业集群为依托,持续加大生猪产业投入,实现生猪养殖贷款累放0.56亿元,余额1.49亿元,较年初增长0.44亿元。针对“千亿斤粮食”工程,创新开办了粮食质押第三方监管业务,并陆续与各类粮食收储和生产加工型企业进行了对接,现已完成了3.01亿元的粮食监管贷款投放。不仅推动了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落地,也促进了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金融主力军的地位日益稳固。(记者 王天武 通讯员 李秋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