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与未来前景分析
来源:新浪时间:2023-05-11 19:26:13

海洋牧场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建立起来的一种养殖方式,通常是指在海洋中固定一些设备,如浮筏、网箱等,然后在这些设备上养殖各种水生动植物。海洋牧场的养殖对象包括鱼类、贝类、海藻等,其优点在于可以减少对陆地资源的依赖,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大连持续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蓝色粮仓”,仅长海县已创建16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涉及海域面积近20万亩,占全国10.4%。海洋牧场普遍采取人工鱼礁进行养殖,在选定的海域内,用网箱围出适合海胆、牡蛎等海产品的生长环境,再投放苗种,让它们自然生长繁殖。春耕期间,苗种、饵料等采购需求旺盛,养殖设施也往往需要更新改造,资金“大出大进”的环节很多。


(资料图)

“经海005号”深远海智能网箱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南隍城岛海域完成坐底交付,计划用于黑鲪鱼、海鲈鱼等商品鱼类养殖。至此,经海001-008、国鲍一号、长渔一号等十座网箱齐聚南隍城岛海域,进一步夯实了长岛海洋牧场建设装备化、智能化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烟台市坚持高标定位、系统谋划、陆海统筹、创新驱动,全力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经过4年的努力,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6处,其中国家级示范区20处,约占全国1/8,海洋牧场总面积140万亩,数量和总面积均居全国前列。

在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3月2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二级调研员孙成列介绍了《2022年度烟台海域海洋牧场建设蓝皮书》相关情况。近年来,烟台市持续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海洋牧场建设顺利推进,相继出台了《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关于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烟台市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项目三年行动方案》,依托烟台海工装备产业优势,构建了“4带10点100箱”空间布局。

发展海洋牧场的未来前景分析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些生物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人类获取高端食品和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海洋经济也日渐成为沿海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海洋牧场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海洋牧场不仅能够带动海洋科技、海洋装备、海洋医药、海洋风电、海洋信息与知识服务业、休闲娱乐与旅游观光业、文化传承、科普宣传、餐饮业等关联行业的发展,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发展海洋牧场可以位人们提供优质蛋白质,缓解因为耕地减少、粮食供需失衡以及世界粮食、肉禽市场波动等系列危机,有效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其次,发展海洋牧场可以有效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海洋牧场已成为引领低碳潮流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载体。海洋牧场建设也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渔业、保护资源的主攻方向之一。我国拥有众多自然条件优良、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的港湾,但海洋牧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技术融合和政府、企业、渔民的参与。

未来的海洋牧场技术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技术研究:完善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对海洋牧场布局、规模、礁体设计、投放施工、开发利用等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对自然港湾进行全面调查,对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的海区进行初步规划,加强对原始海洋环境的保护;对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与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成功经验;建立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评估机制,及时对海洋牧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全面总结、科学评估、综合分析取得的效果。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海洋牧场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调研报告》显示:

海洋牧场建设持续改善了海洋生态和资源环境。根据海洋渔业部门的调查,牧场海域基础生产力、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渔业资源、食物网和营养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如西部莱州-龙口海域牧场春季基础生产力提高了63.9%,部分海洋牧场生物量比2017年增加3.5至5.6倍。海洋牧场内的渔业资源平均提高了39.18%。特别是北部长岛海域海洋牧场内渔获量提高了61.4%。牧场内礁石附着生物,如长牡蛎、日本蟳、脉红螺资源量也明显增加。

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发展前景

海上风电是指在海上建设的风力发电设施,利用海上的风力发电,将电能输送到陆地上供电。海洋牧场是指在海洋中建设的养殖设施,利用海洋资源养殖各种海产品,如鱼、虾、蟹等。这些设施通常由人工建造的网箱、浮筏等组成,以及利用海洋环境中的自然资源进行养殖。这两种设施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在海上进行建设和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经济活动。

中国国内海洋牧场的发展现状如下:

养殖品种:中国的海洋牧场以养殖海藻、鱼类、贝类、虾蟹类等为主。其中,海藻的养殖规模最大,其次是鱼类和贝类。

发展历程:中国的海洋牧场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开始兴建海藻养殖场。此后,中国陆续发展了多个海洋牧场,如黄海、东海、南海等多个海域。

总产量:截至2021年6月,中国的海洋牧场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200万吨左右。

重要项目:中国海洋牧场的重要项目有渔业资源养护与增殖示范区、海洋牧场综合试验区等。

未来规划:根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到2030年,中国的海洋牧场总产量将达到1400万吨,其中包括三个阶段的规划目标:2025年达到1000万吨,2030年达到1200万吨,到2035年达到1400万吨。

海洋牧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下: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牧场将实现更高效、更可靠、更安全的养殖能力,同时也将降低成本,促进海洋牧场的发展。

政策支持:各个国家都将海洋牧场作为渔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政府将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为海洋牧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产业链完善:海洋牧场的产业链逐渐完善,相关行业的发展将为海洋牧场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也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国际合作:各国之间在海洋牧场方面的合作将会不断加强,推动海洋牧场技术和产业的全球化,实现更大范围的发展。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海洋牧场将会成为未来人们获取优质食材的重要来源。

《2023-2028年中国海洋牧场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调研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