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福建交警部门日前通报一起交通事故:4月12日5时许,沈海高速厦门翔安段,沙某驾驶货车在翔安出口匝道口并行的高速公路第二车道碰撞吴某驾驶的小型轿车,导致小车5名驾乘人员死亡。经调查,该起交通惨剧是由沙某、吴某两名司机“分心驾驶”共同酿就的,这让很多人都难以置信。
调查发现,事发前,吴某一直在接听其妻子的电话导致其错过高速出口,他进入实线路段未按规定继续直行,在高速公路第二车道内超低速行驶(经鉴定车速仅7公里/小时)伺机待转。沙某驾驶货车有伸手抓零食的动作,未能注意观察道路情况且未按规定在货车道行驶,两名司机分心驾驶共同酿成事故,最终付出了5条鲜活生命的沉重代价,令人十分痛心,也再次敲响了交通安全警钟。
近年来,交管部门多次通报“分心驾驶”典型案件,一再提示驾驶员“分心驾驶如盲行,瞬间肇事毁一生”。但时至今日,分心驾驶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交警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6成的驾驶员开车时看手机。其中,有55%的驾驶员在等红灯或堵车时看手机,有9%的驾驶员开车时打电话、发微信、刷朋友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对自己的驾驶技术过于自信,或心存侥幸心理。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法是事故之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这些安全规则在某些人眼中看似过于繁琐,或是“不近人情”“小题大做”,其实都是由血和泪组成,或者说是用生命换来的。值得警惕的是,至今仍有一些人将其当成可有可无的“耳旁风”,自动“屏蔽”,结果必然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实验表明,开车时打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状态下的2.8倍,开车时看手机、发短信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正常驾驶的23倍,一个分神就会导致瞬间肇事,造成交通惨剧。这方面,既往的教训足够深刻,值得认真汲取。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2亿辆,驾驶人达5.1亿人,总量和增量均居世界首位。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任务更加繁重,风险也更加突出。太多教训表明,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往往萌生于日常被忽视的隐患,潜藏于不被注意的细节。因此,交管部门应当坚持“严”字当头,“细”字为要,把严管严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分心驾驶之类的违法行为寸步难行。
令人欣慰的是,为有效防范分心驾驶引发交通事故,各地交管部门积极担当作为,采取针对性举措,不断强化路面执法。同时,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拓展执法监测设备功能,持续压缩交通违法空间。以北京为例,今年3月,新增1089个监控探头,其中近半数可查处分心驾驶违法。新增探头首次升级AI智能技术,使得非现场执法抓拍更加精准,执法效能大幅提高,有效震慑了分心驾驶等违法行为,减少了相关事故的发生。
确保行驶安全,固然要强化他律约束,但更重要的是广大驾驶员从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线,严格自律。愿每一位机动车驾驶员都能把“安全”二字牢记心中,严格遵守各项交通规则,时刻保持良好的行车习惯,自觉对分心驾驶等违法行为说不。如此方能一路顺风、一路平安。(北京青年报)
关键词: